• 歡迎來到桂林學院圖書館

    當前位置: 本館首頁   >   業界資訊   >   正文

    《南方日報(數字版)》:從“千館之城”邁向“閱讀之城”——廣州市公布“圖書館之城”建設五年行動計劃(2022—2026)

    作者:    信息來源:    發布時間: 2022-09-13   點擊數:

    近日,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正式印發了《廣州市“圖書館之城”建設五年行動計劃(2022—2026)》(下稱《行動計劃》),提出全面建成“圖書館之城”“智慧圖書館之城”和“閱讀之城”,到2026年,全市建成公共圖書館(分館)、服務點3000座的目標,“圖書館之城”建設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持續邁進,為市民群眾提供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的公共圖書館服務。

    截至2022年6月底,廣州共有公共圖書館(分館)、服務點、自助圖書館1315個,其中實現通借通還的公共圖書館(分館)、服務點、自助圖書館747個,已邁向“千館之城”。未來五年,廣州將向“智慧圖書館之城”和“閱讀之城”進發,從數字技術與服務模式創新兩方面著手推進“圖書館之城”建設。

    2015年《廣州市公共圖書館條例》立法實施以來,在廣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廣州市“圖書館之城”建設在制度、保障、體系、效能等方面均取得歷史性跨越,服務體系框架基本成形。

    體系建設走在全國前列。廣州公共圖書館2021年多項基礎服務效能達到歷史最高水平,穩居全國前列,專業化服務能力持續提升。據統計,廣州市“圖書館之城”服務體系效能約是全國平均水平的2.5至5倍,主要指標數據在四大一線城市中亦穩居前列,充分體現出“小財政投入、高效能產出”的特點。廣州圖書館自2014年起基本服務指標穩居全國公共圖書館第一,廣州少年兒童圖書館自2016年起基本服務指標居全國少兒館第一,業界影響力持續增長。

    高效能發展催生新活力。2021年,全市圖書館覆蓋率達100%。全市13個區級以上圖書館均達到國家一級館水平,全市公共圖書館建筑面積54.83萬平方米,館藏總量3070.70萬冊(件),比2015年分別增長99.02%、83.14%。其中,黃埔區首創“政府資源補給+企業自主運營+社會力量參與”的總分館制建設的“黃埔模式”;白云區圖書館新館作為廣州市第一例利用公建配套解決圖書館場館的區級圖書館,開創大型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模式的先河;南沙區圖書館新館推出五大創新技術應用成果,AR個性化服務、地磁導航兩項為全國業內首創。

    社會力量成為圖書館服務體系重要組成部分。截至目前,廣州市實現通借通還的社會力量分館有155個,涉及學校、公園、動物園、樓盤、銀行、交通樞紐站場、科技園、創意園、餐飲集團等。全年向分館投入資金8362.70萬元、場地6.78萬平方米,全市公共圖書館與社會力量合建分館年接待讀者171.28萬人次,外借文獻104.07萬冊次。其中廣州圖書館、佛山市圖書館合作的“廣佛同城首家共建圖書館南海天河城分館(閱讀家)”入選廣東省2021年度公共文化服務優秀案例。全市11個區建成校園分館(服務網點)224個。

    行動計劃

    2026年:

    全市建成公共圖書館(分館)、服務點3000座;

    全市圖書館千人均建筑面積達到47.5平方米;

    館藏紙質信息資源人均擁有量達到3冊/件;

    與社會力量合建分館300個;

    校園分館(服務點)800個;

    人均到館次數達到3.3人次;

    注冊讀者率力爭實現40%;

    鎮街級以上圖書館100%建成智慧型圖書館。

    發展藍圖

    《行動計劃》明確,未來五年,廣州將全面建成“圖書館之城”“智慧圖書館之城”和“閱讀之城”,在“開放、包容、專業、聯動、創新”理念引領下,形成國內一流、國際領先的城市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在率先實現公共圖書館服務均等化基礎上,不斷拓展服務的多元化、個性化、定制化,實現以人為中心,以社區為導向的現代服務模式轉型,助力提高市民素養、涵養城市文化、提升社會文明,為廣州打造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城市范例提供有力支撐。

    1)提質增效,讓文化設施變文化空間

      關注標志性大館建設,深化與市科技局、華南理工大學的合作,推動廣州科技圖書館建設并面向公眾開放。推進番禺區圖書館、海珠區圖書館新館建成開放。推動天河區圖書館和荔灣區圖書館新館立項。鼓勵各區圖書館新館建成后,優先將原有館舍改建為區級少年兒童圖書館。

    聚力基層補短板強弱項,強化社會多元參與,實施“圖書館+”工程,探索文、商、旅、體多業態融合的文化服務新模式,在都市商圈、產業園區、旅游景點、特色街區、濱江岸線、交通樞紐等區域,創新打造一批融合公共閱讀、藝術展覽、文化沙龍、輕食餐飲、創意設計等復合型功能,充滿設計感和美學品位的“花城市民文化空間”,實現傳統公共文化設施向新型公共文化空間轉型。

    2)融合拓展,滿足全民閱讀服務需求

    推進文教融合、基層融合和特色融合。到2024年實現全市中小學圖書館與公共圖書館互聯互通、社區圖書館有機融合,建設全民素質教育和藝術普及新陣地。截至2026年,建成校園分館(服務點)800個,約一半校園圖書館納入公共圖書館通借通還服務網絡,更好地滿足中小學生閱讀需求。

    加強與公共文化機構、培訓機構、群團組織合作,鼓勵合理利用祠堂、家塾等文物建筑,推進基層公共服務設施融合發展等,不斷拓展延伸“圖書館之城”服務體系。因地制宜建設紅色文化、嶺南文化、海絲文化、創新文化、創意設計、法律法規、動漫游戲、知識經濟、自由貿易等各類主題圖書館分館,打造廣州數字圖書館虛擬主題館,豐富公共圖書館服務內涵和外延,滿足公眾多元化、個性化閱讀需求。

    3)數智轉型,構建智慧服務應用場景

      依托“廣州數字圖書館”等資源平臺,推動數字資源跨平臺整合和共享,完善相關平臺的信息檢索、知識發現和服務咨詢功能。依托“廣州公共文化云”等服務平臺,建立完善集成需求征集、預約預定、在線互動等功能的公共數字門戶,滿足公眾多樣化的數字化信息需求。

    打造廣州“智慧圖書館之城”。通過各級圖書館建筑空間、設施設備的智慧化改造,實現文獻編目、分揀、盤點、流通等線下業務的智能化升級,為公眾提供更加優質、專業、便利的服務。

    4)全城聯動,打造閱讀廣州品牌矩陣

    建立閱讀推廣全城聯動機制。充分發揮公共圖書館在全民閱讀推廣中的引領作用,將全民閱讀活動作為“圖書館之城”建設的重要內容。圍繞世界讀書日、南國書香節、廣州讀書月以及重大節慶活動,聯動全城主辦大型主題閱讀推廣活動。倡導“大閱讀”“悅讀”等專業理念,結合人工智能、創客、非遺、藝術等新銳主題,培育一批具有地方性和時代感的城鄉閱讀品牌。定期發布推薦書目和評選年度好書,首創《廣州市“圖書館之城”讀者閱讀指數》,并于每年“世界讀書日”期間發布。

    打造“灣區文獻資源高地”,推動文獻資源分級保障、數字資源共建共享、在地化文化傳播傳承。實施嶺南文化文獻、中國“紀錄片之都”、“粵語文獻與文化遺產保護工程”等重點項目,建設開放多元、特色鮮明的灣區文獻資源庫,推動廣州市“圖書館之城”建設邁向高質量發展,在國內國際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地址:中國廣西桂林市雁山區雁中路3號 郵編:541006
    電話:0773-3696366 傳真:0773-3696266   招生咨詢電話:0773-3696116 (兼傳真)
    建議意見信箱:twxxzx@glc.edu.cn   圖文信息中心投訴電話:0773-3696221

    版權所有:桂林學院(原廣西師范大學漓江學院)圖書館

    av无码岛国动作片片段欣赏网